欢迎访问!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纪检要闻 >正文

感悟中华文明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时间:2019-11-13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3.jpg

  切木尔切克海依那尔石人石围。切木尔切克文化是阿尔泰山南麓首先被确认的青铜时代文化,纠正了多年来关于新疆草原石人仅系隋唐突厥文化遗存的观点,将新疆早期草原石人的历史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4.jpg

  

  楼兰遗址出土的东汉织锦残片,上有文字“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

  5.jpg

  

  奇台石城子遗址出土的东汉筒瓦。刘同华 摄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文物展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主办,以新疆考古百年来的发展为主线,还原新疆一带中华文明交流的历史,进而以一域为视角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文明就有自身独有的面貌和特征

  中华文明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始终是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段,这里敞开胸襟,融汇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也从这里向世界传递东方智慧。壮美新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新疆是考古工作者的宝地,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深山、草原、沙漠分布着大量古代遗迹。比如位于罗布泊地区的小河墓地被视作新疆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也是2021年评选出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对此,新疆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认为:“小河墓地的发掘是新疆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遗存显示出塔里木盆地青铜时代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史前社会原始宗教、信仰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料。小河墓地举世罕见的奇特葬制,充满了浓郁原始宗教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认识史前人类精神文化的视野。以小河墓地为典型遗存的小河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北方草原地区、河西走廊及中国西北的其他地区进行物质、精神的文化交流,阐释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洲大陆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展示了自史前时期开始,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斑斓多彩。”

  比如切木尔切克墓地考古,填补了准噶尔盆地北缘考古空白,以之命名的切木尔切克文化是阿尔泰山南麓首先被确认的青铜时代文化,纠正了多年来关于新疆草原石人仅系隋唐突厥文化遗存的观点,将新疆早期草原石人的历史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同类型墓葬还见于布尔津博拉提墓地等。

  随着新疆地区旧石器遗址的发现,涉及早期人类迁移的关键性问题有了重大推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与环境的适应性发展,突显了东方智慧。

  中国西北地区早期人类发展,国际国内学术界关注已久。通天洞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将新疆地区早期人类历史推至5万年前。随之铺开的区域调查,让我们对新疆一带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认识日益丰富。

  伊犁、阿勒泰、哈密、吐鲁番以及博州等地史前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区域性梳理渐次展开,逐渐形成体系化认知。通过考古对新疆史前文明研究的推进,让世人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在中国特殊的大地理单元背景下,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文明就有自身独有的面貌和特征,文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伊犁河畔,蒲类之滨,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深入勾画了新疆一带文化交流融汇的发展历程。天山昆仑、大漠戈壁,向世人娓娓叙说中华文明的绵远与博大。

  熠熠生辉的民族瑰宝,讲述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往事

  近些年屡屡出现于影视题材的“精绝国”,在考古中得到了证实。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被确定为汉代丝绸之路南道重要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这里出土了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其上织有汉代典型的云气纹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辟邪瑞兽,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的思想,反映了精绝王族对中华文化的推崇与认同。

  这里还出土了汉代木简《仓颉篇》,《仓颉篇》是中国古代启蒙识字书,充分说明两汉时期新疆地区已经跟中原一样推行汉文启蒙识字课本,并把汉字作为官方沟通文字,以保障政令畅通。

  西暨流沙,九州攸同。大名鼎鼎的《兰亭序》可谓举世皆知,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四件唐朝西域于阗地区的《兰亭序》写本残片。经考古发掘和研究,这些残片缀合后形成三个《兰亭序》抄本,虽然只是摹抄或习字之类的文本,但它们出现在和田这样遥远的沙漠绿洲当中,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荣新江认为:“《兰亭序》于阗摹写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兰亭序》是以书法为载体的中国文化范本,是任何一部中国文化史都不能不提的杰作,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隅的于阗地区传抄流行,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西渐到西域地区的最好印证。”

  残垣断壁,尺砖片瓦,无不见证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见证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见证了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创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更目睹了古今丝绸之路的繁盛。

  从诗和远方的角度,也可以看到文化的广泛流传。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马料账,发现了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岑判官的名字。从文书内容可以看到岑判官曾经过吐鲁番,在驿站中马料的收支情况都被记录下来。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跟唐诗的距离。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看来,即便是古代,艰难的地理环境也没有阻挡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正是因为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才促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彰显了中国讲求文化多元性、开放包容的理念。文化是‘交响乐’才精彩。”

  熠熠生辉的民族瑰宝,讲述着祖祖辈辈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往事;一件件文物遗存,讲述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

  在这里,观众可以身临其境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文明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

  日月更替,不变的是赓续中华文脉、大书中华文明的赤诚之心

  探索古代文明谱系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新疆的古迹饱受劫掠,伤痕累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走上了正常轨道,成果丰硕。新时代新征程,新疆考古砥砺前行,倍加努力书写中国故事。

  天山南北,彩陶之路,展现了先秦时代新疆与中原地区的血脉联系。大漠深处、火焰山下,锦绣华服、古墨灿然,彰显了古代先民对中华文化的深厚认同。

  中华文明提倡“以和为贵”“天下太平”“世界大同”。《易经》乾卦《彖传》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看来,中华文明之所以有“世界大同”这样深刻的理念,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这就是中国古代所形成的“天下观”:“《尚书》中就有‘天下一家’的思想。这个思想被人们所接受,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天下为公’的重要政治理念。这是中华文明认识世界和解决世界存在种种问题的最基本的思维。事实上,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思想传统在漫长历史实践中有很好的体现。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评价其壮举为‘凿空’。600多年前,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以宝船传播中华文明,创造东方千年航海史上的奇迹,也为世界文明交往交流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国着眼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梁亚滨谈道:“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形成的民族认同,不仅在于共同的血缘纽带和地缘关联,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生活智慧,创造了共同的历史传统、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实现了从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跃迁。”

  百年风雨,考古事业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日月交替,不变的是赓续中华文脉、大书中华文明的赤诚之心。(记者 刘同华)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91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调研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调研网 jj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