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 | 以党员初心践医者仁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入党誓词,要对得起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作为一名医生,要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要以献身医学、服务人民为荣耀。”这是陕西省蒲城县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介入导管室主任于凯电脑屏保上的话。
从医20多年,于凯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默默用医德医术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以己之术,医人之心,先后让1000余名心脏病患者重获生机。2023年6月,于凯被表彰为全国第五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
于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查房,下班前最后一件事还是查房。即使在节假日,他也要经常到病房里走一圈,才觉得心里踏实。天气凉了,于凯会先用手把听诊器焐热,再听诊;看病时,他会扶着病人慢慢躺下,等检查完后,再慢慢把病人扶起来……
“晚上休息得怎么样?”“最近还干活吗?”“吃的药没有停吧?”于凯知道,作为医生,“看病”也要“看病人”,既要治身病更要治心病,要让患者生理上、心理上都获得更好的就诊体验。所以,每一次为病人看病,他都当作一次共产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机会。凭着高超的医术和热心的服务,于凯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每逢坐诊日,候诊走廊都挤满了他的病人。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于凯要经常为心脏病人做手术。做心脏介入手术需要使用有辐射的医疗设备,他身穿30多斤重的防辐射铅衣,往往一干就是一天。每一台手术,都生死攸关,所以,不管多么劳累,于凯都不敢有丝毫懈怠。有一次,于凯接连做了6台急诊手术,他硬是全神贯注地挺了过来。
心血管疾病一旦急性发作,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于凯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遇到急需手术的急性心梗病人,无论深夜还是凌晨,他给的答复永远是“马上安排”!
2021年3月21日凌晨,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于凯,一患者饮酒后突发胸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需要马上做手术。
于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手术室,在穿铅衣时,他发现心电监护显示异常,患者出现了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症状。“除颤、除颤!”于凯边喊边冲向除颤仪,在帮助其恢复窦性心律后,通过造影发现患者冠脉血管前降支近端100%闭塞。他马上为其实施支架手术,将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导丝,送过闭塞段,对闭塞段进行球囊扩张后,堵塞的血管瞬间畅通。
于凯常说:“病人把‘命’交到咱手里,咱快一分钟,病人就多一份生的希望。”2024年2月9日,除夕夜,于凯正吃着年夜饭,接到医院胸痛中心值班人员电话:“危重心梗,‘120’刚通知的……”“我马上到!”于凯来不及与家人道别,便冲出了家门。当完成全部手术流程,目送病人被平安地推出介入导管室,已经是新的一年了。于凯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台手术做了两年,跨年了!”
病人眼中的于凯,手术做得又快又好,仿佛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但身边的同事、父母、爱人,知道他为此默默下了多少苦功。
于凯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心脏模型,他一有时间就对此进行研究。他的大书架上摆满各类心血管领域的书籍,他经常研读学习,不让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落伍。
为更有效地抢救病人,于凯和心血管内科主任张珍侠从2019年开始筹备建设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不管是优化救治流程、合理规划诊室布局,还是制定管理制度、商讨队伍建设方案,每一个细节,于凯都全身心投入。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10月,医院一举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成为陕西省首个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的县级医院。
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2023年12月,于凯突发神经性眩晕综合征,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两天水米未进。但他仍然心系那些急需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于是,忍着病痛,电话指导同事进行手术救治。时间就是生命,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于凯更懂得时间的宝贵,他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迫不及待地返回工作岗位。
作为县政协委员的于凯,非常关注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下大力气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他帮扶指导了7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国家级胸痛救治单元认证授牌,现在正协助15家乡镇卫生院创建胸痛救治单元,并计划在8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完成村级胸痛救治点部署,让胸痛就诊绿色通道从县城延伸到集镇,连接到乡村。(通讯员 秦渭平 李海鹏)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yw/202411/t20241104_9396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前行 | 做群众利益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