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巡”出真问题 “察”出震慑力
开展市县巡察,构建巡视巡察监督网络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基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利剑和密切联系群众纽带作用。近年来,贵州坚持以巡视带动巡察、以巡察充实巡视,加强对市县和省直部门(单位)、国企、高校巡察工作的指导督导,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本期“党风廉政”专刊以黔东南州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来看全省各地如何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推动巡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织密基层党内监督之网,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持续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黔东南州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定稳妥推进政治巡察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实现有形有效覆盖。
目前,州级已巡察87个党组织,覆盖率100%;16个县市共巡察乡镇、部门、单位、企业党组织1216个,覆盖率100%;巡察村(社区)党组织2598个,覆盖率98.29%。
强化上下联动 深化贯通融合
有效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
如何破除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提升巡察监督效果?黔东南州委在巡察工作起步之初便认真进行谋划,在巡察工作五年规划中明确把加强上下联动、构建一体监督格局作为提升巡察质量的有效之举,统一确定联动巡察对象,并从州委第二轮巡察开始推进州县联动,形成“以州带县、州县联动”、提级交叉、延伸联动、县市间推磨式交叉等工作模式。已开展的13轮巡察中,有9轮采取州县联动方式进行,持续构建上下联动巡察监督网。
2018年8月启动的州委第七轮巡察,采用“以州带县、州县联动”模式,州级选派8名县级干部赴县市担任联动巡察组组长,统筹、协调、指导县市巡察工作,同步巡察全州发改、财政、水务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4个系统,有效提升巡察效果。
在抓好州县联动的同时,黔东南州积极推进巡察衔接巡视,做好省州县巡视巡察三级联动,巩固巡视带动巡察、巡察助力巡视工作格局。省委第十轮巡视期间,州委同步启动第十二轮巡察,对全州14个经济开发区(园区)开展巡察,发现问题233个。
纵向上抓上下联动,横向上抓贯通融合。黔东南州不断健全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巡前信息沟通、巡中手段支持、巡后整改监督等工作,以巡察为重要平台,推进各项监督有效贯通、有机融合。
巡察州直机关工委就是典型的贯通融合生动实践。进驻前,巡察组会同纪委监委相关内设部门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研判有关情况。巡察中,巡察组发现该工委存在用党费购买党员学习教育盗版图书并收取返点的问题线索,及时边巡边移,相关监督检查室及时跟进循线深挖核查,形成有力震慑,促使该工委原书记蒋某某主动投案。问题查办后,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该工委认真组织抓好“一案一整改”,组织在全州全面自查整改。
各县(市)积极探索推进监督贯通融合。黎平、三穗等县整合纪委监委、组织部、巡察机构力量,采取“听、查、访、看、评”方式实地评估巡察整改成效,督促问题整改。黄平等县建立巡察整改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审核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强化同题共答,把好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第一道关。
聚焦“急难愁盼” 保障扶贫民生
不断增强巡察联系群众纽带作用
黔东南州巡察工作导向鲜明,坚持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监督什么、纠正什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剑河县革东镇养门村党支部书记唐某某、村主任赵某某在为民办事时,违规向群众收取“盖章费”。问题经巡察发现后,两人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收取的费用全部退还群众。
丹寨县巡察县卫健局时,实行“巡部门到村”,推动解决了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刷卡机、群众看病报销不便的问题,获群众广泛点赞。
巡察组来了之后,自来水有水了、下水道疏通了、路灯又亮起来了、漏发款物到手了……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巡察组都重点关注;凡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巡察组都深入查纠,通过分析原因、明晰责任,推动解决、督促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黔东南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践行群众路线贯穿巡察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州县巡察打造成全州的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巡察监督就在身边。
州委在制定巡察工作规划时,就明确把涉及脱贫攻坚、扶贫民生工作的26个主管部门(单位)作为联动巡察对象,突出问题导向,实行上下统一巡、同步巡、联动巡,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的实效取信于民。
同时,统筹推进巡察监督向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发现问题4980个,问题线索475件,已立案186件,党纪政务处分195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统筹问题整改 强化成果运用
充分彰显巡察党内监督利剑作用
巡察效果好不好,关键看整改。黔东南州坚持把抓好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作为提升巡察监督效能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统筹推进落实。
2020年11月下旬,州委第十一轮巡察反馈期间,州领导9人次参加所分管单位巡察情况反馈会,对抓好整改作部署、提要求,抓实抓细“一岗双责”,夯实整改责任基础。
在2020年4月7日召开的州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州供销社党组负责人就巡察整改不到位问题,现场作表态发言。州纪委监委、州委组织部加强巡察整改日常监督,选取整改好的单位在领导小组会上作交流发言、差的作表态发言,传导整改责任压力。
州纪委监委制定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实施办法,构建起从巡察反馈到整改过程、再到整改结果的全链条、闭环式监督体系。榕江县建立巡察整改“红黄绿”挂牌督办机制,推进整改日常监督任务清单化、内容精准化,提升监督效果。
目前,全州巡察反馈的24778个问题,已整改21643个,整改率87.34%。
“州级单位完成轮岗交流57人,县市完成交流轮岗243人……”不久前,黔东南州亮出了一份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轮岗交流工作的“成绩单”。而这项改革工作的启动,主要源于州委巡察形成的一份专题报告。
2019年4月至6月,州委第九轮巡察发现部分单位存在财务人员长期不轮岗、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岗位廉政风险较高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州委常委会研究后,决定在全州开展财务人员轮岗或跨部门交流工作。
黔东南州在督促被巡察单位整改问题的同时,坚持以改革手段推进共性问题、普遍性问题统筹整改,实现巡察成果运用最大化,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州级对巡察发现相关领域共性突出问题,先后形成39个专题报告,上升为州委统筹整改事项,推动了一批系统性、共性突出问题得到了全面性整改、系统性治理。
在加强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的同时,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对巡察移交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及时办理。目前,州县巡察移交的3028件问题线索,已立案686件,党纪政务处分634人,移送司法机关20人,巡察利剑震慑效应得到了充分彰显。
【巡察故事】
水城村的美丽“蝶变”
走进黔东南州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蔬菜产业坝区,在蔬菜育苗大棚里,当地群众正紧锣密鼓地在育苗、培土、破膜……一派繁忙的景象。
然而,这与两年前的情况截然不同。“坝芒乡水城村很早就开始发展蔬菜产业,但由于种植技术、土地管理等跟不上,蔬菜产量不断降低,收益逐步减少。”坝芒乡水城村包村领导谢可可感慨地说道。
为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麻江县坚持用好巡视巡察这一利剑,组织对全县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在水城村,县委第四巡察组通过翻阅资料、实地走访,发现该村存在扶贫资金作用发挥不好、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巡察组坚持边巡边改的原则,当即向水城村党支部下发了整改通知,同时要求乡党委政府加强督促指导。
根据巡察反馈意见,水城村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时限,严格对标对表逐一抓好整改落实。坝芒乡、水城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使用扶贫项目资金,最大限度用好用活项目资金,积极与县绿之源公司、卓豪农业公司等5家公司签订保底销售合同。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坝芒乡对该村包村队伍进行调整,重点充实农业技术骨干,加大对蔬菜种植指导力度,为水城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同时,按照巡察整改要求,水城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紧盯蔬菜产业目标,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布局,示范带动群众发展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进一步压实责任,巡察整改成效逐渐显现。2020年,水城村流转土地1900余亩,种植蔬菜面积3750亩。同时,还建了6个100亩以上生产基地,培养9个50亩以上种植大户,利益联结贫困户670户。合作社养蜂350箱,种植蔬菜130亩,实现年均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为贫困户分红8万元。
水城村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用工需求量也在增加,解决了附近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水城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万元,成为全县“双超村”。
由于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示范带动效果好,有力助推全县脱贫摘帽工作,2020年6月,水城村党支部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2021年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以前听说要来巡察,感觉是来挑毛病的。现在感觉巡察组就好比医生,帮助我们找到了病灶,把准了病因。” 坝芒乡水城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彬表示,今年将继续在产业发展壮大上下功夫,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周边农户就业问题,真正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产业升级装上了“加速器”
“我们依托高海拔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产业,成功打造了一条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黔货’品牌。”日前,黔东南州台江县纪委监委组建巡察整改专项督查组到方召镇开展监督检查时,该镇有关负责人欣喜地说。
此前,台江县委巡察办借助州委巡察之机,上下同频共振,形成监督合力,对全县扶贫产业尤其是东西部协作产业发展开展上下联动巡察。通过实地查看、查阅台账、走访群众等方式,延伸巡察触角、推动监督下沉,发现了部分乡镇产业发展进度缓慢、成效不佳等突出问题。
台江县委巡察办认真梳理发现问题,会同州委有关巡察组共同分析研判,建立巡察问题台账,形成专题报告后,及时向有关党组织反馈,督促抓好问题整改。
针对存在的问题,台江县纪委监委组织相关的县委巡察组、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室和扶贫民生监督部门等人员力量,结合州县联动巡察反馈意见,拟定重点监督清单,分析研判问题症结,提出整改监督意见,向有关党组织下发整改监督函,督促举一反三、立行立改,补短板强弱项。
贯通融合“四项监督”,打通问题整改全链条。台江县纪委监委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作为派驻监督、监察监督、纪律监督的重点内容,推动巡察整改监督抓在日常融入经常,压紧压实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整改主体责任,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
“把纪律挺在整改前面,杜绝书面整改和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对巡察监督和日常监督发现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单位和部门,及时约谈提醒主要负责人,督促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对账销号整改。
据方召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短板,该镇主动对接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业务指导,学习借鉴周边县(市)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推进项目产业稳步实施、项目资金及时报账。同时,成立合作公司,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吸纳群众就业,实现产业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扶贫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可持续的关键所在,是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环节。”台江县积极用好上下联动巡察利剑,紧盯产业发展薄弱环节精准监督,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实施项目59个,完成投资1.62亿元,引进13家东部企业在台江累计投资7.42亿元,建成余杭扶贫产业园5个,扶贫车间8个,利益联结贫困人口8211人。
“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查。”台江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创新巡察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推动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惠民富民政策落地生根。
【点评】
市县巡察是党的巡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高质量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做深做实做细市县巡察,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十二届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增强巡视巡察监督实效,构建“省委统一调度、市县分级负责、三级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明确省委对某个领域或系统开展巡视时,市县党委同步开展对应领域或系统的巡察工作,推动巡视巡察同向同行。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当前,必须紧紧围绕为“十四五”顺利开局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持续深化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积极探索上下相互借力、成果信息互通的工作机制,重点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巡视巡察在党和国家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贵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强保证。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xwhc/mtjj/202105/t20210512_6805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