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立”住信念 “守”好初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对此,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也同样适用,只有“立”住信念、“守”好初心,方可“得”始终。
第一境界为“立”,毛泽东17岁就写诗立志,表明决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周恩来13岁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由此可见,凡成大事者,无不立志为国、为民、为天下苍生谋,一生追寻信念的灯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后为“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激发创造,创造铸就辉煌。为传播革命真理,料峭春寒时,陈望道住在破陋不堪的柴屋,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以一往无前的信念始终坚守着初心。这部闪耀着真理光芒的巨著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强大吸引力,无数仁人志士加入党组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人生的第三境界是“得”。焦裕禄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救星,没有共产党,革命就不能胜利,穷人就不能翻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焦裕禄后来的一生,以忘我的奉献精神,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到党和人民的铭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
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以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为榜样,“立”住信念、“守”好初心。牢记“人民就是江山”,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扎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喀纳斯景区纪委 李艳杰 | 责任编辑 王宁)
原文链接:http://www.xjjw.gov.cn/show/482-1583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