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未下鞍
下图为陆俨少《十六字令》词意图
一
我在地图上找到了一座高山,在云贵高原东南端,名曰:越城岭或越城岭山脉。主峰猫儿山海拔2100多米,为华南最高峰。越城岭还有一个土名字叫“老山界”。1934年12月4日,红军中央纵队在过广西兴安时,跨过了这座高山。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翻越的第一座高山。
陆定一在行军途中写的散文《老山界》,生动地刻画了老山界的险峻和红军翻越时的磅礴气势。那会儿,中央红军刚刚经历了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部队沿着湘桂边界继续西进,眼前又横亘着一座险峻异常的老山界。那里群峰高耸,悬崖峭壁,森林茂密,雾浓风大,且气候恶劣多变。陆定一在谈到此山时说:“峭壁上的路,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不是很深,但也是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着很多的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才过去。有几匹马曾从崖上跌下去,脚骨都断了。”
时年28岁的陆定一,跟随着中央纵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他一路走,一路写标语、贴标语;一边行军、登山,一边做演说、喊口号。他回忆,爬过了石梯,上面的路虽然很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好不容易到了平梁,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碰到一瑶族老乡,一问还有二十多里的很陡的山呢。“满天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与星光连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的火光还是星光。这真是我平生未见的奇观!”(《老山界》)
读到这里,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队队面色黝黑、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打着火把爬山,在半山腰露营,在山下的溪边,用脸盆、饭盒煮食物,瑟瑟的寒风吹过,他们撩起溪水,擦上一把脸,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行军。
日复一日,红军将士就是这样,用双脚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翻越了数十座崇山峻岭。翻阅有关资料,长征途中,仅中央红军翻越的大山就有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等。这是筚路蓝缕的苦旅,也是走向未来的征程。
《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从1934年到1935年间,写于湘桂一带群山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各军团分别从闽西长汀、宁化和赣南瑞金雩都等地区出发,开启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翻山越岭,冲破了无数道封锁线。在战略大转移中,他们大多时间都是在崇山峻岭中行军,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浴血淬火。这三首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小令,就是毛泽东在马背上应运而生的。
二
小令其一是写山之高。“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看似极写山峰的险峻,实则是写红军将士一往无前之英勇。“快马加鞭”为成语,对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以鞭策,比喻快上加快。此词源于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二十四·送纯甫如江南》诗:“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至于“离天三尺三”一句,可见诗人自注:“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毛泽东借民谣形容山之高,与李白《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有异曲同工之妙。红军在如此高山面前,反其道而行之,神奇地飞越天阶。同样险峻的高山,在不同的人和马面前,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这也反衬出红军足以征服一切艰难险阻,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屈服。
此小令以“快马加鞭”“惊回首”两组词,将山的崔嵬和险峻描述得出神入化。一个“快”字,写出了将士之勇。一个“惊”字,道出了山峰之险。
湘江之战之后,局势险恶,数万红军面对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身处逆境的毛泽东,对此心绪焦虑,忧心忡忡是自然的。小令也反映了诗人这种心境。然而,毛泽东焦虑而不慌乱,忧心而不悲观。他从未将自己置身局外,而是时刻思索红军的前途和命运。小令既写出了战事告急,形势严峻,又写出了诗人冷对险恶,临危不惧。“离天三尺三”也表现出诗人的幽默,待到纵马扬鞭飞奔过去以后,再回头仰望,猛然间大吃一惊。这既是对极高极险的山,望而吃惊,也传达出翻越高耸云天大山后的惊喜。小令以宏大气势,抒发了红军攀越高山,“力拔山兮”的不屈精神,足以为我红军将士提振士气。那气壮山河的昂扬斗志,方显出英雄本色。
小令其二是写山之魄。“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看似极写群山之磅礴,实则是写红军将士在崇山峻岭间的勇猛顽强。“倒海翻江”也为成语,形容水势之浩大。早见于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巨澜”本意为大浪。这里所说的“巨澜”和之后出现的“万马”奔腾,均喻群山起伏之状。“战犹酣”意指久战未歇,且正处于激烈、起劲的势头上。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有诗句:“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亦为此意。毛泽东将峰峦起伏喻作倒海翻江的波涛,形象而生动。随后又将静态的群山喻作奔腾的万马,加衬一个“急”字,就将群山写活了。
“巨澜”与“万马”两个连用的比喻,是在写山,也是在写人。毛泽东笔下没有出现“红军”二字,却又句句写红军。他写出了长征途中,红军的钢铁洪流,在万水千山中,像一排排翻滚的巨浪,像一队队奔驰的骏马,不可阻挡,一往无前。
此小令特色是借景抒情。毛泽东在翻越峰巅之后,远眺蜿蜒的群山,自然会浮想联翩。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师前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危急之时,中央红军向黔北前进,随之面临的任务是突破乌江,占领遵义。此时,在诗人眼中,长征途中的红军就是“巨澜”,就是“万马”,要冲破了敌军围追堵截的堤坝,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
小令其三是写山之雄。“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看似极写大山的伟岸,实则写红军将士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砥柱中流的雄姿。自然界中,“青天”意为晴朗无云的天空,历来是极为高远宏大的意象。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有言:“有数株桃树,森森耸翠,上接青天,枝叶茂浓,下浸池水。”而一句“锷未残”就将大山直刺青天的伟岸表达得淋漓尽致。“锷”为剑锋,《庄子·说剑》有言:“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将剑比作山峰,其气魄颇大。
将山峰喻作宝剑,古已有之,毛泽东的比喻却多了一层含义。诗中将陡峭的山峰喻作长剑,直指苍穹,竟然将青天刺破,且剑锋分毫未损。这是在赞美红军的顶天立地和锐不可当。“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是形象的假设。远古时,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传说。但在毛泽东眼里,即使天塌下来也不要紧,还有擎天柱一般的高山顶着呢。这个大山,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
三
毛泽东对大山的情怀缘于井冈山。应当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是以巍峨的大山为依托的。长征中,红军更是以峰峦叠嶂为掩护,一次次甩掉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是,崇山峻岭也成为了毛泽东和红军的“知己”。红军长征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远征。这本就是一条崎岖蜿蜒、遍布荆棘之路,但也是一条险峰无限、开创未来之路。
《十六字令三首》以大山为题,从三个角度写了红军脚下大山的其高、其魄、其雄,并以大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的形象。诗里写出了巅峰之险、山峦之姿和山野之趣。透过诗句,其落脚点则是站在峰峦之上的红军将士。他们是将群山踩在脚下的英雄群体,他们身上所焕发出的长征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首小令写于湘江战役之后。在危急情势下,毛泽东以诗言志,将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感,通过诗行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读之有振聋发聩之感。毛泽东选取山作为小令的主题,以红军将士作为象征的对象。小令的格调雄浑而豪放,读之荡气回肠、非同凡响。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一条信仰之路,无论山路多么蜿蜒曲折,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山的雄姿就是红军的雄姿,这山的气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气魄。这才是大山的性格,这才是红军的性格。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振兴华夏的擎天之柱。(作者: 剑钧)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26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