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拓荒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李彬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我不是什么‘之父’,是核动力领域的一头拓荒牛。”“我觉得我一生做的工作,虽沧海一滴,但就是要为人民做贡献,默默地自强不息地去耕耘、开荒、铺路。”我国首批工程院院士、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生前这样说道。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3月30日,彭士禄的骨灰被撒入大海,完成了其生前“永远守望祖国海洋”的愿望。
回首彭士禄的一生,埋头苦干实干是他取得不朽功勋的最突出特质。核动力研究是一项异常艰辛的事业,其特殊性决定了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注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常人作出更大的牺牲。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选派到苏联,进入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就读,那时他每天学习16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和睡觉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学成回国后,他又放弃大城市的工作环境,告别妻子儿女,走进条件艰苦的深山沟,参与筹建我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这种无名、枯燥的生活常人往往难以忍受,但凭着一腔报国志,彭士禄克服了千难万苦。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他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3/4,之后仍然不顾一切地扑在核动力事业上。
于无路处开辟出路来,所付出的艰辛与劳苦可想而知,但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为祖国的发展铺平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际核威胁时有发生。1956年,即将留学毕业的彭士禄受到召唤,当被问及“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果断回答“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研制核潜艇的“垦荒”之路异常艰辛复杂,完全是从零开始。在一没图纸资料、二没权威专家、三没外来援助的情况下,仅凭报纸上两张模糊不清的核潜艇照片,以及一个从国外带回来的儿童核潜艇玩具模型,彭士禄带领团队在重重困境中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仅用6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句话用在彭士禄身上再恰当不过。《资治通鉴》里讲,“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做出了业绩、干出了成就,即使不图名誉、避谈名誉,名誉也会紧随其后。彭士禄这个名字,曾经鲜有人知,直到1988年我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他才以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的身份走进人们的视野,而在这之前,他已隐姓埋名30年。时刻保持不计个人得失、甘愿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终会赢得认可和赞誉,也终将实至名归。
“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这是彭士禄写在自述中的一句话。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综观在科技攻关创新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无论是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朱光亚等“两弹一星”元勋们,还是“天眼之父”南仁东、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无一不是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心怀家国大爱,为了国家和人民甘守平凡、忘我燃烧,永葆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就是对爱国最好的诠释。
原文链接:http://www.ccdi.gov.cn/pl/202104/t20210401_238910.html
上一篇:画里有话 | 美种族歧视痼疾难除
下一篇:以问题导向抓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