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纪检时评 >正文

【清风时评】激发生态保护内生动力

时间:2019-11-13 来源:上海市监察委员会 作者:佚名 0

  “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顺应新期望,让人们普遍喝上洁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要通过“两山”转化的探索实践,让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胡义清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体现了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具有鲜明的辨识度,有利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要以此为契机,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自觉,激发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增强思想认同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上认同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跟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经由实践探索发展到科学理论指导。这一科学理论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在生态环境问题进入系统治理阶段,更需要科学理论引导。

  要通过学原文,悟原理,搞清楚四梁八柱,搞清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进行准确阐释,讲清其然与其所以然,并区分受众、时机和场合,紧贴原义直面问题,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真正入脑入心。

  同时,推动民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交往中主动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妥善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言行;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生态环保事业。

  践行“两山”理念

  “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要一以贯之地落实。

  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要坚持固本强基,久久为功。比如,一体化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加强生态修复,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坚持不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特别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同时,进一步明晰产权,夯实科技、金融、政策法规和数据信息等保障,为“两山”转化奠定坚实基础,提升生态资源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

  归根结底,要通过“两山”转化的探索实践,让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培育先进典型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弘扬先进、树立标杆,可以让人正视环保工作差距的同时锚定目标,形成你追我赶的好势头。

  新时代以来,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生态环保典范,他们是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火车头。他们既坚定地护美绿水青山,又成功地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已有的典型要与时俱进,树立更高的目标,争取做强做大。同时,总结环保先进地区的好经验,采取分类分层分阶段的办法,在全国各地培育更多的示范和典型。

  其间,有必要根据不同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社会风俗、经济发展阶段等提出不同要求,发挥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特性,让典型既具有代表性,又有可借鉴性,为生态环保事业提供持久动力。

  顺应新的期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好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人们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容忍度降低,对生态品质的要求显著上升。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不仅要长寿,还要健康;不仅要养生,还要养颜。与之相伴,旅游也不仅是休闲、娱乐放松,还要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增长智慧。

  要积极顺应这样的新期望,呈现更多的绿水青山,让人们普遍喝上洁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听鸟语闻花香、看蓝天白云。

  同时,还有必要推进生态正义,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机制,让为保护生态环境奉献了时间、金钱和发展机会的群体和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当多数人都受惠于优质生态环境带来的产品和服务时,人们会更加坚信“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箴言,呵护生态环境也就从自发变成了自觉。

  (作者为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shjcw.gov.cn//2015jjw/qfsp/content/500bdb77-c9ca-4eac-bf62-69b4a752d6a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调研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调研网 jj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