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故事 | 刘禹锡:功利存乎人民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祖籍河南洛阳,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是继盛唐之后唐诗又一高峰——“元和诗坛”的杰出代表。“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频遭打压,命途蹇塞,屡屡因诗文获罪,使得“满朝官职独蹉跎”(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官数十年大部分是在迁谪远州、郁悒失志中度过的。但他性格刚毅,无论流徙何处,均积极履职,或赈饥救灾、免赋减役,或兴教重学、济世安民。
刘禹锡从多年的基层治理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吏治思想,如“忧国不谋身”“人之道在法制”等。在广东连州,他更是提出了享誉古今的施政箴言——“功利存乎人民”。
推崇法治 奖善惩恶
刘禹锡出生于江南的基层官吏家庭,“家本儒素,业在艺文”(《夔州谢上表》)。唐代文学家权德舆在《送刘秀才登科后侍从赴东京觐省序》中回忆,刘禹锡自幼学习儒家经典,装束举止“恭敬详雅,异乎其伦”。而据刘禹锡自述,孩童时他曾在诗僧皎然、灵澈吟咏时作陪,“皆曰孺子可教”(《澈上人文集序》)。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21岁的刘禹锡第一次参加科举便中进士,同年登博学宏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随后,他被淮南节度使、史学家、《通典》作者杜佑招至幕中,司掌文书工作。公元802年,调补京兆府渭南县主簿,公元803年,迁任监察御史。
刘禹锡的青年时代可谓是春风得意,尤为太子侍读王叔文所赏识,“以宰相器待之”(参见《旧唐书》本传)。与安史之乱后的许多文人一样,他盼望着能扫除弊政,实现国家中兴。在《华山歌》中,他以“五岳”之一的华山自喻,抒发了“丈夫无特达(突出的功业),虽贵犹碌碌”的壮志豪情。
正在此时,一场激流暗涌、危机四伏的宫廷政变悄然袭来。公元805年,太子李诵正式即位(即唐顺宗)之后,以东宫权臣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改革派发起“永贞革新”,惩办贪官酷吏,抑制藩镇势力,削夺宦官实权。
最终,宦官大臣俱文珍等人密谋逼迫顺宗“禅位”,拥立太子李纯(即后来的唐宪宗),新政仅持续了一百多天便宣告失败,革新派遭到大规模的迫害报复。王叔文被诛、王伾病卒,包括刘禹锡、柳宗元在内的8位核心参与者被逐为偏远地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先是被贬为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加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朗州一待就是近十年。其间,他写下大量的政治诗鞭挞揭露社会黑暗面。这一时期,他主要通过诗文阐述其政治理念。
在《砥石赋》中,他援引从西周至汉唐的盛衰历史,证明法律乃统治国家、磨砺人才的“砥石”,关乎国运兴废。而中唐面临的宦官干政、藩镇坐大、党争加剧等乱象,无不与法制废弛、是非颠倒相关。
刘禹锡还从“惟变所适”的进化观出发,强调政策的实施必须“宽猛迭用”、因地制宜,根据天时、地域、民情灵活调整。同时,官员还应加强修身,取信于民,为“政之先”;执法公正,为“政之本”。他还提议效仿汉代名臣赵广汉设立“缿筒”(即匿名举报箱),“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鼓励百姓检举贪污不法行为,此为“政之助”。
不谋私利 振兴连州
公元815年初,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后在裴度及柳宗元等人的说情下,刘禹锡改任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
在连州的四年多里,刘禹锡深入了解民生疾苦,所作《插田歌》反映了农民遭受的深重压迫,讽刺了卖官鬻爵、贿赂成风等腐败现象。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派人疏浚海阳湖,修筑亭台。
工作之余,他与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薛景晦通信交流医药研究经验,受之启发,将多年积累的民间药方整理、集结为《传信方》。这部以“廉(价廉)、验(有效)、便(易得)”为特色的医书,后被《本草纲目》等医籍引用,不仅惠及岭南地区的人民,有的药方还传到了日本、朝鲜。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因母丧离开连州,居洛阳,丁忧期满后再授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他向朝廷建议,削减州县祭奠费用,将之用于办学,显示出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
陋室明志 赈灾有方
公元824年,刘禹锡从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担任刺史。甫一上任,和州就发生了多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他马不停蹄四处走访、视察灾情,言辞恳切地上书朝廷,请求减税赈灾。
相传,当地知县有意刁难,非但不给刘禹锡在县衙安排住所,还逼其多次搬家,条件一次比一次差。于是,刘禹锡挥笔写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便是驰名古今的《陋室铭》。
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十月,刘禹锡第三次离京出任苏州刺史。
不久,苏州发生水灾,已近六旬的刘禹锡从本州常平义仓中紧急调拨了12万石米,逐户分发,并宣布减免赋役。因救灾有功,朝廷赐予他紫金鱼袋以示嘉赏。苏州人民则把刘禹锡和曾经做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为“苏州三贤”,兴建“思贤堂”以示纪念。
公元834年夏起,刘禹锡又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同州(今陕西大荔)等地任职,直至836年秋因患足疾,被召回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岁,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4/lianshijingjian_0618/1298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