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文化园地 >正文

真情的颂歌 ——付华的长诗《中原魂》阅读札记

时间:2019-11-13 来源: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0

  在喜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际,付华的诗集《中原魂》出版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从个人层面,他多年来对于诗歌的爱好与痴迷终于结出了丰收的果实,值得祝贺。对于时代而言,他的诗集讴歌了英雄,书写了历史,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民族精神,诗集的出版是付华献给党的一份饱含着真情的厚礼。下面主要谈谈阅读《中原魂》的一些感性认识和阅读体会。

  真挚情感的抒发。阅读《中原魂》,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是作者真挚而浓烈的情感。诗人是至情至性之人,哀也超过常人,乐也超过常人。付华身上明显表现出有别于常人的哀乐之情,其实,这就是作为诗人必备的情感气质。《诗·大序》对于诗歌的发生有过一段描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也就是说,诗人的诗情一旦迸发,就一发而不可收,要么发出声音,要么形成文字,要么放声歌唱,甚至还要手舞足蹈,近乎一种癫狂的精神状态,有些专家把这种诗歌的创作现象概括为“醉态思维”,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堪称醉态思维的典范。在与付华交流的过程中,他曾向我讲述他收集创作素材的时候,每每想到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总是情不能已,失声痛哭的情形。这种创作诗歌过程中的状况,其实也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许多作家的身上。王国维把诗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类型,在我看来,《中原魂》是一种饱含作者深情的有我之境的作品。诗歌在歌颂中原文化与中原精神的同时,也无形中呈现了一个热爱英雄、崇仰英雄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多是心灵敏感之人,万物萌生,花开花落,人事代谢,历史更迭 ,总会拨动诗人心灵的琴弦,诗人应和着万事万物,总能有感而发,行诸文字。付华对中原历史与文化精神有自己独到的体悟,为了写作这部诗集,他踏遍了中原的山山水水,深入到英雄人物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走访调查,也曾翻阅过大量的文字资料。从这个层面而言,这部英雄组诗,不但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汩汩流淌出来的一股精神的清泉,也是作者一步步用脚走出来的灵魂的净土。阅读这部凝聚了作者真情与汗水、艰辛与劳作、心血与热泪的诗作,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那颗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这部诗集的创作缘起,发端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所指出的,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因为受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召,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斗志,最终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开掘人们精神的巨大能量?以火去点燃火,以真心去唤起真情,付华正是借助这种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诗歌形式达到了激励人、鼓舞人的创作目标。诗贵真情,最忌情感的造作、浮华与空洞。明代李贽所倡导的“童心说”即是对文学理念的最高表达:“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付华葆有真心与真情,因而他的诗歌写得激情澎湃、以情感人。

  历史记忆的打捞。文学是对历史记忆的书写与打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应该忘记自身的历史。要时时反顾自身,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知道自身从哪里来,就是不忘根本,不忘初心。《中原魂》可以视为一部诗史,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打捞出许多尘封在历史烟尘深处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尤其是“大别山精神礼赞”这一部分,还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感人至深,富有历史意义与文献价值,继承了中国诗歌以诗纪史的优良传统。如诗歌中谈到大别山区“干娘的故事”,为了救下红军,干娘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这种大仁大义的革命情怀,天地也会为之动容。诗歌也书写了大别山一个叫肖国清的花季少女,十四岁就加入共产党并担任乡团委书记,最后也像刘胡兰一样英勇就义。这些故事,读起来令人肃然起敬,唏嘘不已。但这些历史,我们一般人并不了解,这些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和文化脊梁,他们伟岸的人格必定站立成一座座凝聚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丰碑。对于这些英雄的历史,我们理当发掘、歌颂与传播,因为这是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他们早已化作了我们民族的红色基因。《中原魂》从历史深处打捞出来的鲜活的历史事实,应该铭刻在国人的心目中,成为新中国的红色记忆,应该好好讲述这些故事,传播这些红色经典故事,一代一代地“经典咏留存”。当代人如果遗忘了这些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故事,就是对历史的不敬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付华的诗歌不管在艺术上因为时间的仓促等原因或许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就历史记忆的发掘而言,则是值得褒扬与称赞的。

  英雄精神的颂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一种不好的思想潮流:戏说历史,解构神圣,嘲弄圣贤,调侃英雄,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不但导致了人们普遍的信仰危机,也造成了对自身历史文化价值的失范与失衡。这种现象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讲述英雄的故事,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中原魂》在发掘许多掩埋于历史深处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在热情洋溢地讴歌英雄的丰功伟绩。因为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必将成为激发人们学习的巨大能量与实践动力。我们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点在哪里?我认为应该基于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上,不应该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之上。

  《 中原魂》是对英雄精神的颂扬,也是在开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原”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河南这一文化地域,“中原魂”所讴歌的英雄,已经走出“中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符号。诗歌所礼赞的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愚公移山精神”早已凝聚成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从不言败的韧性战斗精神原型。有了这种“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挖山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敌人不可战胜?这种精神,完全建立在自己的独立自主之上,不哀求,不气馁、不妥协,这种坚韧不拔、永远抗争的精神足以让上苍感动。

  中国目前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向我们召唤。在这样的全球格局与历史语境中,我们更应该挺起腰杆,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独立自主,就是把一切问题的解决置于自身的力量之上,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中原魂》是对英雄精神的颂扬,就是以诗歌的形式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的重要节点,在全国开展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活动中,这部诗集的出版,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进才)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xl/articlef61e64b0a7be48cda6eb56d74c8dd2a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调研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调研网 jj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