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文化园地 >正文

杜甫故里读杜诗

时间:2019-11-13 来源: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0

  岁在壬寅之辰,春暖花开之时,风清云淡之际,我独倚在杜甫诞生窑前的石碑上,仔细打量这孔古朴斑驳的砖砌窑洞。遥想1310年前的正月初一,一个呱呱坠地的男婴从这里发出嘹亮的哭声,正准备赴任郾城尉的杜闲又初为人父,一定春风得意心里开花。母亲崔海棠抱着白白胖胖的小子让杜闲给孩子起名,杜闲笑了:粉脸红唇,神肖其母,奇男名甫,幼必聪颖,长当人中翘楚。杜闲的预言果真应验了,从这孔窑洞走出的杜甫凭借不朽的诗篇声播华夏走向了世界。

  今天我徜徉于“诗圣”故里,瞻其容、睹其居、入其室、踏其迹、触其物,再细读其诗,以前心中疑惑胸中块垒突然冰消雪融,仿佛和诗人心心相通、一语同怜、不言而悟。杜甫竖立这座后人难以逾越的诗篇丰碑,让我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更对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细读其诗,读出了忧国忧民之胸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多么深沉的忧伤,盛唐气象一去不返,曾经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城在明媚的春光里荒草萋萋,山河破碎,诗人身似浮萍,禁不住仰天长叹,家国何在?“三吏”“三别”组诗最能夺人心魄,处于水深火热战乱之中人民流离失所,母忍痛送幼子入伍,新婚妻子难舍丈夫上前线,这一去生作死别,怎能不让人怆然涕下,不忍卒读。

  诵读其诗,读出了热爱生活之体验。“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每当咿牙学语的女儿颖颖背诵这首诗时,总是会心地微笑,抑扬顿挫、短促高亢的结尾,我分明能感受到她能读懂诗中的明快、温暖、自在。正值孩提之龄,女儿一言一行都无比可爱,一天到晚小嘴不停、小手不闲、小脑瓜有无限疑问,一不留神她就带给你无限惊奇。“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女儿永远是父亲心底最柔软的所在,历经千辛万苦、体会了九死一生、逃脱了叛军魔掌,竟然家人团聚,父女相拥,无怪乎杜甫“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一切的鞍马劳顿、饥餐露宿、满腹辛酸都在观看女儿“化妆秀”中烟消云散。

  研读其诗,读出了清正廉洁之节操。“掾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年轻的杜甫对官场逢迎巴结,绞尽脑汁到景区的私人会所公款进行大吃大喝行为深恶痛绝,毫不留情地批判了父亲的同僚违纪丑行,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多么耿直的性格。“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晚年漂泊西南成都的杜甫境况凄凉,因直言敢谏做幕僚被逐,辛辛苦苦建起的茅屋又被秋风所破,生活靠人接济,常常吃上顿没下顿,多么奢望酒和肉。当此之际,有人请托办事并送给他一件名贵的锦缎,杜甫坚辞不义之财,还倒贴了客人一顿饭,才心安理得,做了一个贫贱不移其志的大丈夫。

  品读其诗,读出了思乡怀远之感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漂泊何处,南瑶湾的明月总是最皎洁亲近。杜甫在梦里一定回过故乡千百回,他想起门前的东泗河留下多少儿时嬉戏垂钓的记忆,是否还不舍昼夜,逝者如斯;七岁时勤奋地咏诗,习写大字,然后到窑后的洗砚池洗笔刷盏,那池似乎烟雾氤氲,清澈如初;庭院中的枣树,十五六岁一天能爬上千次,如今依旧果实累累,华盖如荫。在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后,诗人欣喜如狂,买好船票,规划好回家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结果美好憧憬在多事之秋中夭折了,以致杜甫痛心地呐喊“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在杜甫漂泊异乡逝世43年后,其孙子才将其遗骸移葬邙山,招其魂归故里,诗人终于可以在朝思梦想的故园里静静地安息了。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掩卷沉思,杜诗就是一生传记、一部史诗、一幅长卷。读杜诗就像饮一坛百年陈酿,在字对句工音律中让我自斟、自酌、品尝、沉醉、回味,慢慢融入血液中。

  我抬起头来,越过诞生窑上面的笔架山,依稀还能看到去年“7.20”特大暴雨留下塌方的印迹。“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灾难面前读杜诗更有穿透人心的感染力,一如笔架山灵光之下满坡的酸枣树,此刻正抽出嫩芽,树虽已生长千年,每年秋天仍结出一串串风味独到越嚼越有味的酸枣。(金鑫)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xl/article87528ae0ada74d1b9a7df15e642e701e.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调研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调研网 jj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