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首页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文化园地 >正文

民非谷不食 谷非地不生

时间:2019-11-13 来源:西藏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早在2013年,我就讲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出自《管子·八观》。八观,即从八个方面来调研考察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治理情况。这句话是说,人民没有谷物就没有吃的东西,谷物没有土地就无处生长,强调了粮食生产对国家与人民的重要意义,以及土地对农业生产的不可替代性。

  民以食为天。中华文明以农而立其根基。仓廪实,天下安,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存亡。《尚书·洪范》中设八政,以食为首位,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将其记载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诗经·唐风·鸨羽》中借农夫之口发出感慨:“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管子》记载:“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谆谆告诫只有重视农业生产并能大量储备粮食的国家才能强大无敌。《论语》记载了子贡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把“足食”即满足人民的粮食需要视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墨子则以“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为国之七患之一,“食者国之宝也”,认为唯有人民有了充足的粮食准备,国家安全才有支撑。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思考农业和粮食生产,看到农业之于国,为大计,之于民,为生计,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民生问题,自觉地把重农思想与民本思想融合起来,贯穿于行仁政、实现王道的政治实践中。

  粮以地为本。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认识与保护也成为古人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古代,“社稷”往往被用来作为国家的代称。何为社,何为稷?社代指土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土地滋生万物,人们要感谢这份恩情,于是就把土堆起来称为“社”,以其代表土地接受祭祀;稷则代指农作物,“稷者,五谷之长,五谷众多,不可遍祭,故立稷而祭之”,和土地一样,人们想祭祀粮食,但粮食种类太多,人们就以稷这种农作物为代表来接受祭祀。社稷就是土地和粮食,以此指代国家,显示了一个古老民族对农业的看重,对土地的珍视。翻开《说文解字》,其中收录了许多指代土的字:如“壤”指松软的土,“塙”“垍”指硬土,“塏”指土地高而干燥,“埴”“堇”指黏土,这都体现了上古时期劳动人民对土地的认识之细致。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遵循天人合一之道,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智慧。耕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唐代陆贽对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有着非常明确的论述:“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人们提出了用地、养地的地力观,把耕地保护摆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位置上。“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历代农书将爱护土壤、保育地力作为重要讨论内容,如《吕氏春秋·任地》所提出的关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十大问题,其中就有六个涉及到土壤改良;东汉王充在《论衡·率性》中指出:“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中华民族成就了璀璨的农耕文明,我国耕地种了几千年而总体上地力不衰,离不开人们对于土地的珍视和爱护。

  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识,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尤其重视粮食安全。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9公斤,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人处于挨饿状态。解决吃饭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最要紧的大事。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我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吃不饱”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占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粮食安全为“国之大者”,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反复重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开始构建四梁八柱,各种管控型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同时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到2022年末,我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实现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严守耕地红线,守的是14亿多人民的“生命线”,是在变局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是泱泱华夏民安邦固、永续发展的根基。

  


原文链接:http://www.xzjjw.gov.cn/wy/104849.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小核乾坤

下一篇:平潭岛上的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调研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调研网 jj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