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君子交际之道”
据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的《朱子语类》记载,朱熹与学生讨论“君子交际之道”时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李仲和之祖)同包孝肃同读书一僧舍,每出入,必经由一富人门,二公未尝往见之。一日,富人俟其过门,邀之坐。二公讬以他事,不入。他日复招饭,意廑甚。李欲往,包公正色与语曰:‘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
包孝肃即是北宋名臣包拯。李仲和之祖李公年轻的时候,和包拯同在家乡庐州的一处僧舍读书,受高僧的指点,无论是学术或文章见识都很深,在庐州一带的学子中非常有名,时任庐州知州的刘筠非常赏识包拯。大家也认为包拯的前途无量,都愿意结交这位年轻的学子。包拯和李同学从僧舍回家的路上,要经过某富商的大门,富商就等在门前,看到两位学生经过时,就站起来迎接包公和李同学,邀请二人到家里做客。李同学动了心,被包拯拦下了,厉声说:“他是富商,而我们日后或许会成为一州郡守,今日滥交富商,他日岂不会被富商利用吗?”
古往今来,无论是西晋时期的石崇与王恺比富的故事,还是明代商人沈万三的故事,以及清王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事,都能从中看到富商围猎官员的取财之道。纵观富商对官员的围猎,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短期围猎,有官员上任,富商如逐臭的苍蝇围了上来,投其所好,送其利益,一步步把官员拉下水;二是长期围猎,犹如炒股票,看好某支潜力股下注,以图该人当了官好谋取利益。包公遇到的富商,就是一个长期围猎者。不过,他遇到了包公,直接宣告伎俩失败。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轮回之道。十年后,包拯回到故乡庐州担任知州。因为有年轻时打下的良好基础,在庐州知州任上,尽管是在家乡,却从未因人情私交所羁绊。史载,庐州知州任上的包公查案不避亲,惩恶扬善,一身正气、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在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著的《涑水记闻》中记载道:“包希仁知庐州,庐州即乡里也,亲旧多乘势扰官府。有从舅犯法,希仁挞之,自是亲旧皆屏息。”
所以,当学生提出“近有为乡邑者,泛接部内士民,如布衣交,甚至狎溺无所不至。后来遇事入手,处之颇有掣肘处”的疑惑时,朱熹拿包拯不与富豪交为例说,“为邑之长,此等处当有限节。若脱略绳墨,其末流之弊,必至於此。包李之事,可为法也。”(郑州高新区国土规划住建局 贾国勇)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xl/article4931c2d606354860aacebad4623fd8c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