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献给党
在建党102周年之际,北京市纪委原常委、秘书长,95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张敦礼,再次向党组织交纳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
离休干部张敦礼
近年来,每逢特殊时刻,张敦礼都会交纳“特殊党费”。是什么力量推动他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坚守?记者来到张敦礼家中,以倾听的方式找寻答案。
听到有客来访,张敦礼步履稳健地从里屋走出来,完全不像是一名高龄老人。
察觉到了记者的惊讶,张敦礼意味深长地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1928年,张敦礼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便亲眼见证了国民党的腐败和黑暗。怀着对新社会的渴望,他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党组织的一员。
张敦礼说,受党教育75年,他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是在被错误开除党籍的20年间,他也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每月拿出两毛钱用布包起来,作为向组织交纳的党费,等待恢复党籍的那一天补交给党组织。
离休后,张敦礼依旧关心党的事业。2008年汶川地震,他主动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的“特殊党费”用于支援灾区建设。此后,交纳“特殊党费”这件事在张敦礼身边便不再“特殊”。
“每个党员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只要尽力而为,就是对党忠诚!”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敦礼嘱咐道,“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养老金也花不完,就多交一点,没有特殊想法。”
张敦礼说得淡然,但记者却在他家简单的陈设中看到了塞满橱柜的药盒。他的子女告诉记者,这两年张敦礼的身体状况欠佳,尤其是患上眼底黄斑后,去医院治疗的频次大大增加。因张敦礼和老伴儿上了年纪、行动不便,还需要护理人员日常照顾。
“其实父亲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他依旧坚持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交纳‘特殊党费’。”张敦礼的子女说,“我们全家都很钦佩他,也会支持他!”
作为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张敦礼见证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香山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席次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刊》等珍贵党史资料,这些资料曾被张敦礼妥善保存了70多年。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年21岁的张敦礼,作为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代表,被抽调到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担任会议记录员,负责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拟定的会议记录工作。在参与记录的过程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出色完成了筹备小组分配的各项任务。会后,他将这些承载了人民政协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献,细心地保存了下来。
几年前,张敦礼将相关文献捐赠给香山革命纪念馆,希望借此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希望更多的人知晓先辈的革命精神。
如今,张敦礼手中只有一份复印版留存,但他却十分豁达:“放在展览上,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说着,张敦礼从茶几上拿起几本党史书籍,“我现在虽然看不清,但经常让家人读给我听。一定要告诉同志们多学党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捐赠证明
提及眼睛看不清,张敦礼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连忙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份资料递给记者。
“你们年轻人眼神儿好,又懂法,帮我看看这个怎么填写吧。”
接过资料时,记者发现这竟是一份《北京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再次被这位近百岁老党员的奉献精神所震撼。
“等我离开后,我要把我的遗体、我的全部都交给党组织!”张敦礼坚定地说。
“在中国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传统观念里,很多人认为只有身体完整,才能入土为安。您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记者问。
“没错,我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但我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是一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张敦礼的话感动了在场所有人,这是他为党和国家做出的最后贡献。在其影响带动下,他的子女也提前做出了遗体捐献的决定。
展望党的事业光辉前景,张敦礼结合自身经历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在于敢于直面现实,不讳疾忌医,认真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
他又拿起党史书籍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委托记者将心中的希冀转达给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如今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不能掉以轻心。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青年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矢志不渝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黄媛媛 摄影/周悦)
原文链接:http://www.bjsupervision.gov.cn/ywyl/202307/t20230717_820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